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

语文试卷现“伪唐诗” 考试命题岂容误人子弟

■视点

据报道,近期,在2025年湖北省七市州高三联考语文试卷上,一道古诗文赏析题中的唐诗《秋江别友》,被考生指出“查无此诗”,并且作者王晦之也被查出并非唐朝诗人。此事引发广泛关注。

5月21日,试卷命题部门十堰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高中组一名工作人员称,该诗歌确实是采用了唐诗风格,是一位研究生导师的讲课稿。对此,不少网友产生质疑:既然是研究生导师的原创诗,可以称作唐诗吗?

显然,今人的仿唐诗风格的作品不能等同于唐诗,尤其以“唐诗”之名,堂而皇之出现在高中联考语文试卷中,这是非常不妥的。如此混淆唐诗的概念,用“误人子弟”来形容亦不为过。

众所周知,唐诗有明确界定,既然是今人仿写的作品,即使采用了唐诗风格,那也不能称为唐诗。这是很简单的道理。若作为考题让高中生赏析、解答,这给学生带来的不是新知,而是误导。

语文教学中,“求真”是一种基本的要求,这同时也是育人的一种珍贵品质。命题部门把这样一首“伪唐诗”纳入庄重严肃的七市州联考试卷,如此糊弄学生,简直是儿戏了。

十堰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高中组一名工作人员表示“这个事确实是有些不严谨。”严格来说,所谓“不严谨”的说法有点轻描淡写了。教学考试是非常严肃的事情,何况是面向数万考生的七市州高三联考,此次事件可谓接近教学事故的范畴了。对此,当地教育部门应该调查处理,给个明确说法。

此次,“伪唐诗”到底是哪来的?又是怎样流入七市州高三联考试题的?相关的审核机制为何没有起到把关作用?这些公众关心的疑问,也有待相关部门进一步调查回应。

同时,此次事件表明,教学命题要认真严谨,命题者要有责任心和使命感,具备基本文献考据能力,避免“伪作”流入试卷。

教育承载着千万学子的未来,绝不可放弃认真严谨之原则。而传播知识与美,尤其离不开真实。唯有真实,方能育人。

□新京报评论员柯锐

语文试卷伪唐诗考试 相关新闻加载中点击加载更多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扬州之声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转发到:
拓展阅读
  • 最近上海民办学校摇号落下帷幕,热门学校依然为升学家庭的首选。作为民办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民办国际化学校与外籍、公办国际部学校共同丰富了上海择校家庭的选择空间。5月24日,由新浪教育、微博教育、择校行联合主办的“新浪&微博2025国际教育春季[全文]
    2025-07-10 02:14
  • 随着气温升高,防晒霜也迎来销售旺季。在实体店和线上平台,不少儿童防晒产品热卖。按照我国规定,宣称防晒功效的化妆品属于特殊用途化妆品,需经过严格的审批程序,对儿童防晒产品的管理尤为严格。近期,新京报记者调查发现,有的防晒产品宣称“适用于0-1[全文]
    2025-06-25 00:56
  • ■视点据报道,近期,在2025年湖北省七市州高三联考语文试卷上,一道古诗文赏析题中的唐诗《秋江别友》,被考生指出“查无此诗”,并且作者王晦之也被查出并非唐朝诗人。此事引发广泛关注。5月21日,试卷命题部门十堰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高中组一名工作人[全文]
    2025-05-24 00:07
  • 大学生小李应聘“兼职”拍照工作,对方竟让他拍港口、桥梁等设施——这和国家安全宣传画的情景一样啊!机警的小李及时举报,事后,他获得了国家安全机关的表彰奖励。5月22日,国家安全部微信公众号公布了三起高校学子维护国家安全的典型案例。案例一:照片[全文]
    2025-05-23 01:24
  • 2022考研初试在即,受疫情影响,多地发布最新通知!据“首都教育”消息,北京市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将于2021年12月25日至27日举行,为了保障广大考生和考试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北京教育考试院发布本次考试疫情防控要求[全文]
    2025-04-26 10:22
  • “考生人数剧增”“扩招名额有限”“白给户口也不要““北京考生跑河南高考”“如果高校招生规模不变,明年北京高考统考录取率将不足60%”.....京教君注意到,最近一段时间,网上关于北京高考的瓜一个比一个“猛”,甚至还有人说北京高考即将迎来“地[全文]
    2024-12-21 04:19
阿里云服务器
腾讯云秒杀
Copyright 2003-2025 by 扬州之声 yz.shenzzx.cn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