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

挥别地产圈,90后青年收拾背囊再出发

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高光时刻,但当地产行业逐渐从黄金时代步入黑铁时代,昔日辉煌已成过去式。

研究生毕业之后,王明进入了一家前50强的民营房地产企业工作,本以为能在自己热爱的行业一直干下去,没想到,入职还未满三年,随着大环境的变化,王明不得不选择离开。

王明还算幸运,离开地产行业之后进入了一家发展前景还不错的医药企业。不过,并不是所有人都像王明那么幸运,王明此前所在房企的一位管理层,辞职之后没有合适的工作机会,已经在家待业了半年。

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高光时刻,但当地产行业逐渐从黄金时代步入黑铁时代,昔日辉煌已成过去式,曾经的一批人也陆续告别地产,开启人生新的征程。

被迫调岗

研究生期间,王明的专业是经济学,2019年,王明拿到了一家前50强民营上市房企的offer,主要参与该房企旗下子公司的融资工作。王明表示,“当时地产行业给毕业生的工资还是比较高的。”

2019年,尽管房地产行业增速放缓,但是,房企做大规模的发展逻辑依旧盛行,这一年,世茂成为“收购王”,先后将泰禾、明发、万通、粤泰等房企的部分资产纳入麾下,总收购金额近200亿元;土地市场方面,尽管总成交面积不及2018年,但是,一、二线城市的土地市场依旧热度不减,成交占比上升三个百分点,地价回涨;也是这一年,房地产行业的竞争越发激烈,近500多家中小房企宣布破产,行业的集中度逐渐加强。

彼时,房地产行业隐藏的危机并未被大众所熟知。

进入2020年,虽然经历了疫情初期的短暂停滞,但随着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在宽松信贷政策的影响下,全国楼市开始了新一轮房价上涨。然而,随之而来的则是房地产行业政策收紧。

2020年7月开始,全国各地楼市销售端限购、限售等政策频出,与此同时,融资端受到“三道红线”、“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集中供地”等政策的影响,房企的资金压力开始显露出来。

行至2021年,房企已普遍受到“三条红线”等政策的影响,不少地产公司内部开始整合资源,吸收合并,而王明所在的子公司也放弃了原本的上市计划,被并入集团。随着组织架构的调整,王明的工作岗位从融资变成了运营。

工作岗位的变动并不是王明的主动选择,而是融资收紧,房企加紧资金管控背景下,被迫做出的让步。

“这两个岗位的差别挺大的。”王明表示,融资岗位的工作主要是为房地产企业拿地筹钱,为项目开发寻找资金,属于开发业务的前端工作,而运营的工作主要是安排好项目的开发计划,然后监控实施、安排激励,保证项目按期交付,属于偏后台的工作。

融资收紧后,王明所在的房企加紧了现金流的管控,想通过掌握每个项目的现金流状况,来安排整个集团的资金,因为如果不能有效调动整个集团的资金,一些正在开发的项目就不能正常运转。当时,房企的业务重心已经跟财务资金紧密相连。而王明所在房企的情况是,“财务部门的资金组,职能能更偏向于出纳,掌握资金的收付情况,但不了解整个项目的开发节点;运营部门知道项目的开发进度,但对项目的现金收支不太熟悉。”所以,有着融资工作背景的王明被调到了运营部门。

对于王明来说,从融资到运营,除了工作内容的转变,另一个更重要的变化是薪资下降。王明表示,融资工作会按照融资金额进行奖励,运营部门的综合年薪则只有基本工资和一定比例的奖金,转岗之后,王明的综合年薪明显下降。

寻找机会

被调到运营部门之后,王明的工作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顺利。2021年下半年全国楼市下行,销售端明显降温,民营房企相继爆雷,融资环境不断恶化,王明所在的房企资金也越来越紧张。“为了应付接下来的债务偿还节点,整个公司开始极大限度的限制预算和费用,在招拍挂市场放缓拿地,一些正在开发的优质项目面临出售。”

另外,王明所在的房企有不少土地是在2015至2019年的时候拿的,地价偏贵,再加上整个房地产市场下行,销售周期拉长,除去金融机构不断叠加的利息,留给项目的利润微乎其微。

在这样的情况下,作为项目计划管理者的王明已经很难正常开展工作,与此同时,他已经没有了绩效奖励,本应享受的一些福利和补贴也被砍掉。

随着销售和融资环境的改变,王明开始考虑自己的去留:公司投资业务变少,拿地节奏放缓,拿地规模明显下降;融资收紧,监管趋严,项目资金盘活难度变大;公司现金流紧张,采购开展不畅……这些因素都不同程度地影响开发进度。

王明表示,在出险房企不断增加的情况下,融资变得异常困难,优胜劣汰,公司更需要那些有过金融机构从业经历,本身带有资源的人。例如,有过金融机构从业经历的人起码能获得一个和金融机构对话的机会;另外,如果和金融机构很熟,在内审环节,同等条件下,金融机构能出给更优惠的条件。

“当然,不好的项目,还是过不了审。”王明表示,现在很多的地产公司,好的项目,能卖的都卖了,不然就是被一些大金主抵押着,另外,金融机构现在纷纷将目光转向医药、人工智能、半导体、新能源等战略新兴产业,很少有外部的“活水”进入地产行业了。

“国企干投资,民企干营销,这就是当下房地产行业的真实处境。”王明表示,对于民营房企来说,剩下的支撑性部门就只有营销团队,其他部门很难得到重视。对于年轻人来说,最重要的是机会,但是,现在房企的业务重心转变,内部很多岗位已经没有发展机会可言。

“从当时的情况来看,如果不离开公司,那么接下来就是被裁员了。”于是,2022年年初,王明选择了主动辞职。

离开房地产行业,是王明不得已的选择。“刚入职的时候是想一直留下来的,因为这个行业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既有建筑物落成时的成就感,也能看到人性的各种弧光,我曾经花了很多心思去了解工程方面的知识,但没想到那么快就告别了地产。”

从房企离职之后,王明进入了一家发展前景还不错的医药企业,开启了新一段人生之旅。

当然,并不是所有人都像王明那么幸运。据他透露,此前公司年龄大的一部分同事从房企离职后去了房地产上下游公司中担任管理层;也有一部分脱离房地产自行创业;年龄不大的多数脱离房地产,去了其他领域工作,大多是寻求稳定,降薪去央国企或者外企;还有一些人,辞职之后没有合适的工作机会,已经在家待业半年……

(应受访者要求,王明为化名)

民营企业地产行业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扬州之声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转发到:
拓展阅读
  • “考生人数剧增”“扩招名额有限”“白给户口也不要““北京考生跑河南高考”“如果高校招生规模不变,明年北京高考统考录取率将不足60%”.....京教君注意到,最近一段时间,网上关于北京高考的瓜一个比一个“猛”,甚至还有人说北京高考即将迎来“地[全文]
    2024-12-21 04:19
  • 家长对教师的质疑和不满情绪近年来呈现出日益强烈的态势,这背后的原因错综复杂。除了部分教师责任心缺失这一显见因素外,更有个别教师完全丧失了师德底线,直接掉进了“钱眼里”,凭借教师的身份,为了捞钱不择手段,这种行为令人发指。以甘肃酒泉市某中学的[全文]
    2024-12-08 03:55
  • 申请季第一轮快要结束了,目前这个申请季里面,申请节奏最流畅最舒服的不是国内211学生,也不是985学生,更不是双非学生,而是很多中外合作背景的学生,2+2的,3+1的也有4+0的。这类学生拿offer效率极其丝滑。甚至有些比英本的学生更好出[全文]
    2024-12-07 03:49
  • 2024年12月14日,北京市将举行2025年高考第一次英语听说考试。当前正处于备考冲刺阶段,考生如何在这个关键时刻提升英语听说能力呢?为此,我们特别邀请了北京市朝阳区教育科学研究院高级教师李春芳来为大家分享备考策略!✦稳心态 勤练习 精纠[全文]
    2024-12-06 02:21
  • 01今日长难句Furthermore, humans have the ability to modify the environment in which they live, thus subjecting all other life[全文]
    2024-12-04 03:51
  • 张雪峰曾经预测研2024考研将成为拐点,报名人数不再创新高,反而会不断下降。头铁的考生会减少,学生和家长对待考研的态度也更加理性。事实证明,张雪峰老师一语成谶,研究生考试在经历了10连涨之后,2024年报考人数首次不增反降,照比上一年少了2[全文]
    2024-11-22 03:59
阿里云服务器
腾讯云秒杀
Copyright 2003-2025 by 扬州之声 yz.shenzzx.cn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