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会现场 郭艳宁/摄
5月25日,衡水市政府新闻办就《关于加快建设科技创新支点城市的若干措施》政策解读召开新闻发布会。衡水市科技局新闻发言人、四级调研员李存友介绍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李存友介绍,《关于加快建设科技创新支点城市的若干措施》起草过程中,重点把握坚持目标导向,注重了政策的衔接融合;坚持问题导向,注重了政策的创新突破;坚持效果导向,注重了政策的科学务实三项原则。
《若干措施》重要内容共分7个部分,29项具体措施。
一、实施“两核五园”建设工程,辐射带动全市科技创新。7项措施。两核:衡水科技谷,雄安衡水协作区。五园:衡水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衡水数字产业园,冀深智能康复器械产业园,武邑智能安防产业园,衡水创新港。
二、 实施开发区能级提升工程,打造创新型产业集群。4项措施。一是明确产业发展定位,确定首位产业。二是加强招商引资工作,创新招商方式。三是推进科技金融深度融合。四是推进科技金融深度融合。
三、实施创新平台升级工程,提升产业持续创新能力。3项措施。一是优化创新平台布局。二是支持创新平台提档升级。三是加强中试熟化平台建设。
四、实施创新主体培育工程,推进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4项措施。一是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二是培育壮大创新主体。三是加大工业企业技改力度。四是提升产业质量标准。
五、实施科技成果转化工程,打造京津冀科技成果转化高地。4项措施。一是构建企业技术需求定向挖掘机制。二是构建科技成果定向推送机制。三是构建科技成果定向转化机制。四是构建科技成果定向服务机制。
六、实施创新人才引育工程,激发创新创业活力。3项措施。一是加强创新人才培养。二是支持高科技人才投资创业。三是健全人才激励保障机制。
七、实施创新资源整合工程,全面优化创新创业生态。4项措施。一是加大科技投入。二是加大科技投入。三是强化公共服务支撑。四是加强县域科技创新监测评估。
据悉,2021年下半年,河北省委、省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实施科技强省行动的实施意见》(冀办〔2021〕18号)、《关于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工作的若干措施》(冀办〔2021〕28号),推动加快建设科技强省。衡水市第五次党代会、市“两会”提出“打造京津冀科技创新重要支点城市”的发展目标,实现跨越发展、高质量发展,必须把科技放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当前,衡水市制定出台《关于加快建设科技创新支点城市的若干措施》(衡政办发〔2022〕1号),是衡水市依靠科技创新,激活创新动能,打造创新优势的重要举措。(徐秀丽 郭艳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