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者按
中国银行福建省分行创建于1914年1月5日,110年的沧桑历程中,福建中行为八闽的经济建设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新征程下,福建中行不断优化金融服务,广引金融活水浇灌八闽实体经济,聚焦金融“五篇大文章”,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助力中国式现代化福建实践取得新突破。值此福建中行110周年行庆之际,推出“中国银行服务八闽110周年”系列报道,全面展示福建中行以金融高质量发展助力新福建建设的积极实践。
在福建这片山清水秀的土地上,绿色是发展亮丽的底色。中国银行福建省分行(以下简称福建中行),作为国有金融企业,深入践行“两山”理念,锚定“双碳”目标,以“绿色金融首选中行”为战略目标,充分发挥服务实体经济的“主力军”作用,以金融担当,助力绿色发展,为福建的绿色发展贡献了源源不断的金融力量。
力促“绿色闽行”向绿而行
福建中行自2021年5月,便成立了绿色金融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同时发布了《福建省分行“十四五”绿色金融工作方案》。这一重要的里程碑标志着福建中行发展绿色金融的承诺和决心。近年来,该行通过完善绿色金融制度体系、强化绿色金融信贷供给、加快新旧动能转化等措施,为市场注入源源不断的资金活水,同时为可持续发展注入绿色能量。
福建中行积极推动绿色金融创新。他们持续跟进碳交易市场建设,探索碳排放权、排污权抵质押贷款等各类碳金融产品创新。此外,他们还推动“碳中和”债券、可持续挂钩债券等绿色债券承销业务的发展,打造了“中银绿+”多元化绿色金融产品体系。这些创新举措不仅提升了绿色综合化服务水平,还为市场提供了更多元化的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
福建中行还巧妙地抓住了福建创建国家级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的机会,创新推出了一系列绿色金融服务方案,如“惠如愿·岩茶贷”“泽农惠贷”“笋竹惠贷”等,为绿色生态产业提供了丰富的金融活水,引领了信贷结构的绿色转型升级。
截至2023年12月末,福建省分行绿色贷款增速达 52.68%,全口径授信占比17.82%,占比较年初提升 5.08 个百分点,占比及占比提升均列福建四大行首位。
助力圣农集团“点绿成金”
南平圣农集团,一家始于1983年,产业链完整的全球白羽肉鸡企业,它以独特的“自繁·自养·自宰·深加工·废弃物利用”闭环管理,构建了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循环经济产业链,实现了资源综合、高效利用,化害为利,无污染、零废弃的循环经济生产模式。这一模式的成功背后,既离不开圣农集团对绿色发展理念的坚定践行,也离不开福建中行的大力支持。
自2001年开始,福建中行与圣农集团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年均投放信贷15亿元。从最初的养殖、生食的屠宰加工,到直达百姓餐桌的美食深加工,到边角料加工制成其他产品,到鸡粪等生物质能燃烧发电环节,再到养殖场屋顶光伏发电,圣农集团将绿色转型全产业链发展理念融入到生产的始终,在这个过程中,福建中行也将金融支持贯穿到企业生产和周边产业的各个环节,以高质量金融服务助力圣农集团“点绿成金”。
2023年,福建中行累计为圣农集团提供人民币贷款21.58亿元,累计支持圣农集团上下游供应链配套企业达12家,投放金额近2亿元。从贷款、供应链融资到企业智慧管理系统,二十多年的紧密合作,福建中行陪伴着圣农集团走出一条绿色低碳的转型之路。
推动抽蓄电站逐绿以往
在福州永泰白云乡的青山绿水之间,隐藏着一颗璀璨的“明珠”——福建永泰闽投抽水蓄能电站(以下简称“永泰抽蓄”)。这个镶嵌在山水间的超级“蓄电池”,以水为介质,通过电能与势能的转化,为福建电网提供了强大的可调节负荷,同时也为东南沿海新能源的大规模开发利用提供了重要支持。
据了解,永泰抽蓄全面投产后,每年可减少标准煤消耗20.79万吨,碳减排41.6万吨,在促进清洁能源消纳、提高电网调节能力、保障能源供应安全等多个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为实现“双碳”目标贡献了重要力量。
这个引人注目的抽蓄项目,离不开福建中行的鼎力支持。作为永泰县有史以来投资体量最大的工业类、能源类项目,福建中行在项目筹建期间,为项目建设主体福建永泰闽投抽水蓄能有限公司核定了20亿元的固定资产信贷授信额度总量,为保障项目顺利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支持。
同时,福建中行为永泰抽蓄项目申请的贷款利率低于市场上的绿色信贷优惠利率,有效降低了企业的融资成本;此外,还积极协助企业实现网上银行“银企直连”,降低其财务成本;并通过手续费减免、材料电子化服务等各项措施,落实企业减费让利相关政策,以实际的金融行动助力低碳经济、节能减排、环境保护。
这些举措,是福建中行探索金融服务绿色的创新之路。福建中行有关人士表示,未来,福建中行将继续深化绿色金融创新探索,加大对清洁能源等新兴行业的支持,也不忽视传统能源清洁高效利用的金融需求,全方位助力美丽福建建设。(张建忠 连靖伊 朱淇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