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

北京:开发推广智能学伴,实施智能辅导


北京市人民政府8月12日消息,《北京市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实施方案》近日发布,明确北京市将启动课程创新引领、教学改革深化、学生素养提升、教学评价改进、专业支撑保障、数字化赋能6大行动。3至5年内,一批课程教学改革实验区、实验校将建成,北京市基础教育学校将高质量实施新课程新教材。

北京市将以课程教学改革为核心,统筹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普通高中优质特色发展。依据《方案》,6项行动从2024年8月、9月开始部署,持续推进至2027年

北京市将通过实验区、实验校试点先行、示范引领,攻坚课程教学改革重难点;建设一批课程教学改革基地,支持一批课程教学改革项目,聚焦学科实践、跨学科主题学习、作业设计、考试命题、综合素质评价等重点问题,探索不同区域、不同学校的实践模式。

普通高中集团化课程创新实验将开展。北京市将突破学段、校际边界,集中优势力量建设更加丰富、优质的课程资源,实现学生连续培养、联合培养;鼓励各区相应设立课程教学改革推进机制,鼓励有条件的区将教材选用权下放到教育质量高、管理能力强的普通高中学校。

中小学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体系进一步完善。北京市将推进“大思政课”改革,推动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深入挖掘语文、历史、地理、体育、艺术等各门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加强融合衔接。中小学“一校一品”体育教学改革持续推进,各校将创新课程教学模式,促进学生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等核心素养的形成,探索建设人工智能对学生体育和健康情况的监测预警机制

北京市将广泛开展艺术节等美育实践品牌活动,建立常展、常演、覆盖全员的艺术展演工作机制,面向全体学生搭建班级、校级、区级、市级美育平台。各校将制定劳动教育清单,开齐开足开好劳动课,将劳动教育融入其他学科、实验教学、课后服务,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融合渗透,贯通各学段,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

中小学科学教育改革也将持续深化。北京市支持各校创建学科功能教室、综合实验室、创新实验室、教育创客空间等复合型综合实验教学环境,开展教学装备配备达标率、使用率监测。高校实验室、博物馆、科技馆等进一步面向中小学开放,结合课程标准设计科学实践活动。

北京市还将培育一批教育领域人工智能应用场景,推动以智助学、以智助教、以智助管,开发推广智能学伴,实施智能辅导,全面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和综合素质;鼓励中小学校开设人工智能校本课程,主动防范人工智能应用中潜在的道德伦理等方面风险。

  • 人工智能
  • 小学
  • 教育


1、本文是 芥末堆网原创文章,转载可点击 芥末堆内容合作 了解详情,未经授权拒绝一切形式转载,违者必究;
2、芥末堆不接受通过公关费、车马费等任何形式发布失实文章,只呈现有价值的内容给读者;
3、如果你也从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报道,请您 填写信息告诉我们。

来源: 芥末堆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扬州之声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转发到:
拓展阅读
  • “考生人数剧增”“扩招名额有限”“白给户口也不要““北京考生跑河南高考”“如果高校招生规模不变,明年北京高考统考录取率将不足60%”.....京教君注意到,最近一段时间,网上关于北京高考的瓜一个比一个“猛”,甚至还有人说北京高考即将迎来“地[全文]
    2024-12-21 04:19
  • 家长对教师的质疑和不满情绪近年来呈现出日益强烈的态势,这背后的原因错综复杂。除了部分教师责任心缺失这一显见因素外,更有个别教师完全丧失了师德底线,直接掉进了“钱眼里”,凭借教师的身份,为了捞钱不择手段,这种行为令人发指。以甘肃酒泉市某中学的[全文]
    2024-12-08 03:55
  • 申请季第一轮快要结束了,目前这个申请季里面,申请节奏最流畅最舒服的不是国内211学生,也不是985学生,更不是双非学生,而是很多中外合作背景的学生,2+2的,3+1的也有4+0的。这类学生拿offer效率极其丝滑。甚至有些比英本的学生更好出[全文]
    2024-12-07 03:49
  • 2024年12月14日,北京市将举行2025年高考第一次英语听说考试。当前正处于备考冲刺阶段,考生如何在这个关键时刻提升英语听说能力呢?为此,我们特别邀请了北京市朝阳区教育科学研究院高级教师李春芳来为大家分享备考策略!✦稳心态 勤练习 精纠[全文]
    2024-12-06 02:21
  • 01今日长难句Furthermore, humans have the ability to modify the environment in which they live, thus subjecting all other life[全文]
    2024-12-04 03:51
  • 张雪峰曾经预测研2024考研将成为拐点,报名人数不再创新高,反而会不断下降。头铁的考生会减少,学生和家长对待考研的态度也更加理性。事实证明,张雪峰老师一语成谶,研究生考试在经历了10连涨之后,2024年报考人数首次不增反降,照比上一年少了2[全文]
    2024-11-22 03:59
阿里云服务器
腾讯云秒杀
Copyright 2003-2025 by 扬州之声 yz.shenzzx.cn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